新型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是推动能源革命的重要保障,也是富民强国的新兴产业,对于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也是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推动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广东省积极抢占新型储能产业制高点和产业发展前沿,发挥储能产业基础较好、龙头企业实力较强、科技成果储备相对丰富等优势,将新型储能产业打造成为省内“制造业当家”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广东海丝研究院近日发布研究报告《加强新型储能全产业链建设,打造南沙新型储能产业国家级基地的对策建议》,提出打造南沙新型储能产业国家级基地的对策建议。
报告认为南沙新型储能产业集聚,已初步构建了“一街两镇”的产业格局,搭建了涵盖上、中、下游的产业链条,在生产制造领域具有较强优势,具备乘势而上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加快发展的基础优势,同时也面临着研发创新整体实力不足,基础设施布局较为欠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较弱等发展难题。
报告通过广泛研究我国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态势,总结分析主要省份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模式,新型储能产业盈利模式,新型储能企业发展趋势,结合南沙新型储能产业的现实布局,就打造南沙新型储能产业国家级基地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 优化项目布局,夯实新型储能产业强基础
一是筑牢储能全产业链。围绕新型储能产业链建链强链延链,构建以“链主”企业为核心,涵盖储能材料生产、设备制造、系统集成、安装运维等为一体的新型储能全产业链。
二是优化储能项目配置。鼓励在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工业集聚区,合理确定新型储能项目规模及布局。鼓励分布式供能系统储能应用,推动新型储能与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领域跨界融合,依托分布式新能源、微电网、增量配网等配置新型储能。
三是推进新型储能产业国家级基地建设。鼓励区内新型储能相关企业向东涌镇、黄阁镇等集聚,推动市场主体结网合作,加大储能装备生产力度,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向成套化、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新型储能产业国家级基地。
2. 强化技术攻关,提升新型储能创新源动力
一是加大新型储能技术创新力度。围绕新型储能主要技术路线、安全技术领域、智慧调控领域,依托锂离子电池、铅炭电池、储氢等区内优势技术领域,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装备和集成优化设计研究。
二是打造技术创新支撑体系。政府牵头,联合企业、金融机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联合组建新型储能发展基金和创新联合体,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探索打造新型储能项目监测平台和评价中心,开展数字化监督管理,实现对储能项目运营情况的全方位监督、评价。研究组建新型储能产业服务机构,为新型储能行业创新发展提供科学指引。
3. 创新发展模式,打造新型储能示范性窗口
一是拓展新型储能商业模式。鼓励建立集中共享新型储能项目,探索共享建设、共享租赁、共享功能的商业模式。鼓励聚合利用不间断电源、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等用户侧分散式储能设施,创新源荷双向互动模式。
二是创新新型储能运营模式。鼓励区内的新能源投资企业、储能运营商、电网企业等产业主体,通过市场化方式探索形成共享储能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支持引导新型储能通过市场方式实现全生命周期运营,鼓励投资主体采用多种合作模式实现电站共建、服务共享。
4. 做强交易规模,激励新型储能市场化发展
一是明确新型储能市场主体地位。推动符合技术要求、调控要求、运营要求等资格的新型储能项目,以及独立储能项目、独立储能电站等参与电力中长期交易、现货、辅助服务等各类电力市场。
二是建立新型储能市场交易体系。建立健全与新型储能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电力市场规则和交易细则。完善“按效果付费”的电力辅助服务补偿机制,丰富电力辅助服务交易品种。
三是完善新型储能市场价格机制。明确新型储能充电价格、放电价格、输配电价格等具体政策,明确储能电站多元化收益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