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海丝研究院

海丝参考

广东海丝研究院发布2022年首份月度报告: 聚焦南沙进口贸易创新示范区,提出支持南沙打造大湾区“二次入世”平台
2022-02-25 15:35:00 电子书
导语:

2月15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了1月29日印发的《关于推进广东自贸试验区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创新若干措施》,点名支持南沙片区建设枢纽功能突出、双循环优势明显、贸易自由便利、服务配套齐全的进口示范区。

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世界演化、国际大循环动能减弱的大背景下,以“二次入世(WTO)”力度扩大对外开放是扭转经济动力不足局面的重要举措,其中,培育进口示范区是深化对外开放的必然选择。近日,广东海丝研究院推出2022年首份月度报告《南沙进口示范区调研:打造大湾区“二次入世”平台》,分析南沙进口示范区面临的共性问题及艺术品保税、跨境电商、整车进口、飞机租赁、保税燃油加注、港口与航运航空物流等6大领域的个性需求,梳理制约进口业务开展的要素,提出发展举措,为南沙高标准建设进口示范区,打造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开放平台提供决策参考。

2020年11月,商务部公布新设10个进口示范区名单,广州南沙名列其中。自获批进口示范区以来,南沙明确五大任务19项措施,出台《广州市南沙区建设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的政策措施》《南沙区关于支持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的政策措施》等一系列进口示范区专项扶持政策,积极推进培育进口示范区建设“1336”计划,并参加130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和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成效显现。

据南沙区商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21年,南沙区外贸进出口总值2600.3亿元,增长14.7%,其中,出口1487.4亿元,增长19.4%;进口1112.9亿元,增长8.9%,其中,消费品进口表现亮眼呈两位数增长。

但广东海丝研究院在调研中同时也发现,南沙在建设进口示范区过程中存在制度创新和上位政策支持不足两大共性问题。广东海丝研究院研究员黄彦菲表示,制度创新不足难以支撑南沙自贸试验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需求;获得上位政策支持,实现政策创新,是影响地区招商引资的一个关键因素。

针对上述问题,海丝院月度报告建议:一方面,要以体制机制创新做强做优做大南沙进口示范区,为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提供制度保障。具体而言,一是积极争取国家部委、海关总署和广东省政府机构对南沙进口示范区的支持措施。建议上级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战略布局和南沙区特色优势,积极出台专项政策,激发和释放粤港澳大湾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和综合保税区先行先试的活力。二是建议加大放权力度,将省市有关经济管理权限下放至南沙自贸试验区,鼓励南沙区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少惩罚,以制度保障南沙敢闯敢干、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充分发挥南沙“试验田”作用,上下联动合力深挖南沙自贸试验区60平方公里的巨大潜能。

另一方面,南沙区各部门要加强参与度,主动了解、发现和创造企业进口需求。重点了解有进口需求的企业不从南沙进口的原因并反馈给相关部门,逐步将南沙打造成最好水平、最优服务的口岸,共同擦亮并向世界展示南沙进口示范区的闪亮名片。

广州港南沙港区是华南规模最大、种类最齐全的综合性枢纽港。(供图:南宣)

报告指出,南沙在建设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的进程中,要以培育进口示范区作为“二次入世”的抓手,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生产要素,促进科技研发、智能制造、现代服务等行业的发展,发展高端制造和现代服务业。

黄彦菲研究员认为,南沙应抢抓建设进口示范区机遇,充分发挥进口示范区“贸易促进”和“贸易创新”两大功能定位,致力于将南沙打造成监管制度创新、服务功能齐全、交易模式灵活的进口示范区,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全面深挖广州进口潜力,促进自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为国家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南沙记者站记者陈梦璇

【视频】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南沙记者站记者陈兆宇

(编辑:恒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