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海博会展望深海资源开发:可燃冰或5年内实现商业化

时间:2020-10-20 09:36:27

       后疫情时代,深海资源开采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

       10月15日,在2020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国际海洋经济合作发展论坛上,就深海资源开发问题,与会专家、学者从技术和政策等角度,着重探讨了新冠疫情背景下充分开发蓝色经济的潜力、突破疫情带来的发展瓶颈等问题。

 

 

哪些勘探技术最具发展前景?

 

 

       随着对基本金属、深水油气和矿物的需求不断增长,深海资源开发已经成为海洋经济领域最具增长潜力的行业之一。而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全球深海资源开发的能力。

       据国际能源论坛(IEF)原秘书长孙贤胜介绍,我国海洋石油探明程度为12%,海洋天然气探明程度为11%,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处于勘探开发早中期阶段,潜力巨大,是未来能源产业发展的重点。技术方面,勘探开发一体化及多学科合作将是油气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通过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结合,实现技术不断创新,将促使勘探开发一体化进程加快。

       对于深海采矿技术的未来愿景,中国大洋协会办公室副主任李波提出了五个要素:绿色、经济、可靠、智能、安全,其中前两个为条件,后三个为技术攻关方向,并基于此提出了11项新技术,包括数字矿区、模块化的移动平台技术、数字化无人化物流技术、智能协同管理系统、环境监测恢复及管理等,为采矿技术发展指出了方向。

       美国船级社(中国)有限公司水下和采矿运营总经理安迪也从技术及法律法规角度切入,介绍了深海资源开发领域企业面临的挑战。

 

 

可燃冰商业化可期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可以预见深海资源开发领域将发生重大变化。

       作为全世界目前距深海采矿商业化目标最近的3家企业之一,深圳市金航深海矿产开发集团董事长唐新孝表示,金航自2009年以来,持续布局“矿产资源勘探-装备-开采-冶炼加工-市场”整个产业链,已在产业链上集聚了资本级别伙伴,其规划2024年实现深海多金属结合的商业化开采。 

       不过,李波表示,深海矿产资源开发作为陆地开采的替代方案,可满足未来数十年金属需求的激增。然而仍须注意的是,深海采矿距离商业化仍有一定的距离。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助理教授李孙伟认为,相比海底矿产及深海油气开采,可燃冰开发或许最快实现商业化。2017年,我国在南海神狐海域首次试采可燃冰成功。李孙伟表示,南海可燃冰商业化开采预计在5年后可实现。

       据估计,全球可燃冰已探明储量是传统石化能源探明储量的2倍左右。中国南海是很重要的可燃冰蕴藏地,按2018年和2019年中国能源消耗水平,可支持中国上千年。

       然而,可燃冰开采仍面临安全性及经济性两大挑战。按国际上可燃冰开采效率,预计每天可采1-3万方,对比深水天然气开采效率,可燃冰开采的经济效率仍较低。同时由于中国南海可燃冰在沙土上,如何防止海底地质塌陷,保证可燃冰开采作业安全,也是面临的难题之一。

       与此同时,可燃冰开采尚属新技术应用,法律法规仍不健全,监管机制仍有待完善。他指出,环境监管更易着手,应探索建立常态化的生产监管分离机制。

 

文:张平扬,易达

推荐阅读

  • 广东海丝研究院与广外中非经贸交流中心签署战略框架协议,助力中国企业“出海” 2024-09-14